淺談鸞教與詩教

:

淺談鸞教與詩教

詳細介紹:

何謂「正鸞」?

「正」是正副的正;「鸞」是鸞堂內效勞鸞生的鸞;設有扶鸞闡教的宮堂叫「鸞堂」;扶鸞是由正鸞站在神壇前的左邊,右手握著桃筆的左端,「副鸞」站在正鸞的右邊,左手輕握著桃筆的右端,面向神像,正鸞的左前方置一位「錄生」負責記錄正鸞所扶出的字;副鸞右前方置一位「唱生」負責唱出正鸞所扶的字;其餘鸞眾,乾坤分立柵外兩旁,齊誦「神咒」促使正鸞進入催眠狀態,開發潛意識(第八阿賴耶識)透過潛意識接收靈界的信息,然後由桃筆書字傳達神意,這叫「扶鸞」。
鸞堂必須有正鸞,無正鸞就非鸞堂,理由很簡單,因為鸞堂的設立宗旨是扶鸞闡教,代天宣化為要務,若無正鸞即無法扶鸞闡教,無法扶鸞闡教,何來代天宣化之功能,已無代天宣化之功能,就不能稱之為「鸞堂」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。由此可見,正鸞在鸞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地位是何等的崇高與神聖。
既然正鸞在鸞堂所扮演的角色如此重要,那麼對正鸞的要求條件也就比較嚴謹。
 
對鸞乩(正鸞)之認識
鸞乩在鸞堂中稱之為「正鸞」。顧名思義乃為諸鸞生之中堅。其舉止行為,堪供諸鸞生之圭臬也。又其本身負有天命,為諸天神仙聖佛之使者。藉其「神識」而闡揚聖理真詮,挽轉頹風者也。故上蒼對鸞乩之人選,其條件較為嚴謹,今將其必須具備之條件簡列如下:
(一)
品行端正身心健全者–蓋身為鸞乩,必須使身心清靜,始得為諸天神佛之使喚,如鸞乩本身時受酒色財氣所毒害,而其心亦受貪嗔癡愛所纏縛,致其身心不得清靜,即無法轉達神意。是故,身為鸞乩者,必須品行端正,身心健全。此其條件一。
(二)
節儉自持安貧樂道者–蓋身為鸞乩者,生活若不自持克儉,一味追求物慾之享受終使其生活不得安定,而有藉乩斂財毀損清譽之虞。是故,身為鸞乩者,必須節儉自持,始能安貧樂道。此其條件二。
(三)
淡泊名利潔身自愛者–蓋身為鸞乩者,絕不可與人爭名奪利,以免身心受累而不得靜,致誤扶乩之傳真,況有爭名奪利之心者,皆能藉乩而為自己之名利,方便行事。是故,身為鸞乩者,當需淡泊名利、潔身自愛。此其條件三。
(四)正直無私勇毅果斷者–蓋身為鸞乩,遇事不能當機立斷者,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矣。因鸞乩扶筆乃藉「意識」潛跡,「神識」顯現之時通神意,如不能當機立斷者,終使意識用事。是故,身為鸞乩者,應當正直無私、勇毅果斷。此其條件四。
(五)
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者–蓋身為鸞乩,若不抱有服務人群之犧牲志節,當生退志之心,而不得持之永恆,有負人神之所望也。是故,身為鸞乩者,應抱此犧牲小我、完成大我之崇高志節。此其條件五。
(六)
容忍自安大智若愚者–蓋身為鸞乩,待人處事當以謙恭忍讓為立身之要件,不顯耀自己之才華,默默無聞,如愚如痴,是故,身為鸞乩者,當應容忍自安、大智若愚。此其條件六也。以上乃為鸞乩之先決條件者。
 
正鸞的鍛煉
一名正鸞的鍛成並非易事,首先須自願者呈疏志願,然後蒙聖神恩准,始能進入鍛乩階段,鍛筆時不但勞師動眾,而且鍛煉者本身亦應遵守鍛乩的戒律及七七四十九天的閉關(坐禁),閉關中除了按時靜坐外,其餘時間自行研讀「清靜經」以充實靜坐之基礎。
在鍛筆期間,靜坐的工夫是不可或缺的,如果沒有靜定的工夫,就無法開發出潛意識,既無法開發出潛意識,也就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傳達神意的扶筆功能,因此,正鸞能否鍛成,靜定工夫的層次高低是關鍵所在,層次高鍛成的機會比較大,反之,就很難成乩。
所以要成為一位正鸞,除了先天的根骨條件要夠之外,前面所提的六項條件也很重要,由其是其中的第一條「品行端正身心健全」的人格及第五條「犧牲小我完成大我」的志節更不可缺。如果能夠六項條件齊全,那麼這位正鸞將是出類拔萃,不可多得的佼佼者,因為他那種正氣凜然的精神,無私無我的情操,所傳達的訊息,一定能讓信眾肅然起敬,信而有徵,縱然神仙聖佛之行誼亦不過如此。所謂:神仙聖佛者–意即其德望厚重,妙慧圓通,悲智雙運,堪供世範者。故曰:「心即是神;神即是心」、「心即是佛:佛即是心」、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。」說穿了。就是正鸞的人格是否已超越凡俗的標準,而昇華至博愛無我,大公無私的神格化之境界而已。
其實正鸞的鍛煉與一般的修行的修煉過程是大同小異的,所不同的是正鸞的鍛煉經由「共力」的加持,成效較快,修行者的修煉是靠「自力」的修持,成效較慢。雖然成效有快慢,但是其所開發出的潛意識能量,且因每人累世所存入的檔案資料各不相同,所以在功能的層次上就有所差異。
 
淺談鸞教與詩教
鸞堂乃扶鸞闡教之聖堂,已民國八十九年內政部准予登記為─儒宗神教。以儒為宗以神為教,是以道德文章為闡教濟世張本。溯自鸞降世傳真以來,皆以詩文為教化方式。興鸞設教,聖道以張。因詩足以經夫婦、成孝敬、厚人倫、美教化、移風俗、別淑慝、明勸懲,其為道甚廣,而影響人心既深且遠。今果欲興鸞助聖化世,鸞堂眾鸞生實須學習詩學才能宏揚鸞教。然現今一般欲伸此說實難。惟我鸞堂同修應明此理,但願人人均能以此自任共勉。
今天推廣鸞(詩)教最大的意義,乃是積極完成列聖先賢自古以來「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的大事。
是以仁為已任、與人為善;以美化人生、美化世界為目標。
我國自古以來,是一個非常重視詩的國家,歷代詩人所遺留作品之豊富難以數計。戰國之前,詩與政教禮樂息息相關,孔子訂詩正樂,推崇詩教,實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。漢代崇儒尊經,詩為經學,隋唐以詩賦取士,詩更是士子必修科目。自此詩之影響日大,用途更廣,而鸞堂扶鸞闡教亦是以此為依歸。
周禮春官大師:「教六詩:曰賦,曰比,曰興,曰風,曰雅,曰頌。」鄭注:「風─言賢聖治道之遺化;賦之言鋪,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;比─見今之失,不敢直言,取比類言之;興─見今之美,嫌於媚諛,取善以喻勸之;雅─正也,言今正者,以為後世法;頌之言誦也、容也,誦今之德,廣以美之。」孔疏:「風雅頌者,詩篇之異體;賦比興候,詩文之異辭;大小不同,而並為六義者,賦比興是詩之所用,風雅頌是詩之成形;用彼三事,成此三事;故得並稱為義」。詩經大序云:「詩者,志之所之也,在心為志,發言為詩,穩動於中而形於言,言之不啶,故嗟嘆之,嗟嘆之不足,故詠歌之,詠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。」由此可見抒寫性情是詩之本質。孔子在論語陽化篇說:「小子何莫定乎詩?詩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,邇之事父,遠之事君,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」。所為興是興奮鼓舞人之情緒,觀是察查一個時代的人文教化。群是使人群達到以文會友,以友補仁的效果。怨是可以發抒不平心情之意。
自古以來詩為教育的主要工具,其目的在使人養成美感,具有欣賞文學的能力,則人格在詩的潛移默化中,達到高明的境界進而促進社會祥和。故其最大功用在怡情養性,亦為德育之基本工夫。孔子說:「溫柔敦厚詩教也」,亦是仁的表現。鸞教與其結合,但願眾同修齊心奮發來發揚「溫柔敦厚」之詩(鸞)教,明明「興觀群怨」之詩學,蔚成風氣,俾補時弊